發報時間: 2018-03-31

報主:明志科技大學行動導向辦公室 

本期目錄
(請點選以下文字,可直接跳至該篇文章)
藤球課程規劃與紀錄
淡水八景-坌嶺吐霧的觀音山
蘆洲地區的保生大帝信仰

 
泰山同榮國小學生參與製作藤球

 

藤球課程規劃與紀錄(回頁首) 作者:南洋台灣姊妹會專員 謝世軒

 

   二次大戰後,亞洲在世界政治經濟的邊緣地位,使得高度依附西方世界的台灣社會的目光長期忽略在地理臨近性上,與台灣高度相關的東南亞諸國。不僅只對於東南亞存在許多模糊、刻板的想像,同時更對東南亞缺乏認識與好奇心。在文化認同與價值觀上,台灣亦步亦趨地跟隨歐美等國,而對於地緣政治與文化的想像,也都侷限於日韓與中國,而長期忽視區域的整體認識。在這樣的區域觀點下,不論是1980年代的開啟的南向政策,或者是2016年後的新南向政策,台灣社會即使政策目光開始些許轉向東南亞,但是關注重心卻往往仍集中與經濟與產業發展上。值得慶幸的是,近年來民間或公部門都開始逐漸體認到,文化交流與對話在未來的正面意義,也慢慢開展了各類型的相關活動。
  這次,透過明志科技大學的"山腳下的老幹新枝計畫",南洋台灣姊妹會與新北市泰山區的同榮國小合作,開辦了一系列的藤球文化與體驗課程,希望能透過獨特的東南亞藤球文化,來作為認識東南亞文化的一個起點。規劃包括兩個課程部分,第一個部分是籐球文化介紹與實地製作,第二個部分則是籐球運動的基本動作練習。希望小朋友們能透過文化的認識與體驗,自然的感受到東南亞文化當中獨特豐富的熱情。
  「藤球」(Sepak Takraw),來自於兩個文化當中的馬來文的「踢(Sepak)」與泰文的「藤編球(Takraw)」,這個名稱已經充分說明了籐球運動的兩個特點。籐球的起源傳說中是印度史詩《羅摩衍那》中神通廣大、擁有四臉八臂的猴神哈奴曼(Hanuman),跟他的猴子猴孫猴朋友所玩的一種遊戲,被人類模仿學習而開始出現在東南亞,也有人認為籐球起源來自於泰國緬甸一帶,目前難以找到明確的紀錄但是普遍認為早於11世紀時, 藤球已經流行於東南亞地區。藤球類似於華人文化圈的蹴鞠,也是一種以頭、肩、腳來進行的球類遊戲,盛行於泰國、馬來西亞、緬甸、印尼等東南亞國家。傳統的東南亞藤球,都是以藤類來製作編成的空心球體,質量輕靭而富彈性,玩法並不侷限在競賽,而也具有表演或者是藝術性的意義。
  要讓孩子們認識文化,身體的體驗是最直接的方式了。同榮國小籐球課程的第一階段,南洋台灣姊妹會帶著同榮國小五年級的小朋友,用最傳統的編織工法來親自製作出屬於自己的藤球。每個小朋友僅僅需要六條的帶子,在繁複規律的編法下,慢慢形成了許多美麗的幾何圖形,最後就形成了一個堅韌美麗的藤球。這個編織過程除了需要高度細心與專注,也需要靈巧的手部肌肉與空間感,對於五年級的小朋友來說,著實需要投入許多心力,但是在完成後所帶來的成就感與喜悅,更是無可比擬。籐球編織讓小朋友在製作過程當中,扎實地更認識、感受到東南亞文化的美好與獨特智慧。
  相較於製作與文化課程,藤球運動的體驗課程又有另一種趣味。由於籐球參與人數可多可少,場地限制又少,因此常常可見許多東南亞的小朋友有空的時候,都對籐球非常熱衷。現代的藤球運動已經發展出現代材質所製作的球體,來進行比賽了。籐球規則類似於排球,須將球保持在空中,各式基本動作又有接近於足球當中停球、傳球的動作,更有殺球等種種高難度動作,比賽極具可看性。但是當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籐球運動的小朋友,開始運用腿部動作來開始玩籐球時,陌生的肢體與肌肉控制,使得大家都有點不適應。但是,籐球的趣味性很快的讓孩子們樂於去嘗試與練習,各種側踢、正踢、膝踢等等基本動作,都開始踢的似模似樣。藤球運動高度重視全身的協調性,不受體型的限制,確實非常適合亞洲人來發展,目前藤球運動也已經成為許多正式賽事當中的運動項目,台灣應也可以更進一步去發展該項運動。
  不論是跨國婚姻家庭,到國際勞動力的流動,其實台灣社會在各方各面早已慢慢加深與東南亞的連結。東南亞豐富的文化從運動、生活、經濟、宗教、到美學,這些獨特而豐厚的文化本來就是台灣可以參考學習的重要資產,而東南亞許多迥異於華人文化圈的發展脈絡與經驗,更能為台灣帶來許多的創新可能性。文化不是在殿堂上,而是在生活中。我們期待有更多這樣的機會,讓文化可以對話與交流,當這些文化之間能夠平等而自在的交流時,必能夠創造許多美好的火花與視野。

淡水八景-坌嶺吐霧的觀音山(回頁首)作者:蘆洲區體育會 李財福

 

   新北市的「觀音山」是一座橫跨八里區及五股區的低海拔山脈,在地理上隔淡水河與大屯山相望,也是大屯火山群之一,觀音山經過數百萬年來的造山運動,並且經過至少三次的火山爆發,逐漸形成觀音山之現貌,不過就現代的測量,觀音山屬於一座死火山或是休眠火山,再爆發的可能性是相當低的。
  觀音山在清領時代又稱「八里坌山」在清同治年間所著的《淡水廳志》講到的淡水八景之一的「坌嶺吐霧」指的就是觀音山的景色,因為在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,夾帶海峽大量的水氣進入山區,但因受到山脈的阻擋,常有雲霧產生,若在此季節登山,能享受到變幻無常的景緻;正因觀音山之景色曾譽為淡水八景之一,政府在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時,曾考慮納入觀音山,但考量觀音山的墓葬群數量龐大、土雞城、違章建築林立,以及先前濫墾所造成,以致於剔除在國家公園的範圍外。
  觀音山上的登山步道四通八達,除了傳統的步道之外,另有山友自行開闢小徑;初登觀音山的山友,最好選擇傳統登山步道也就是「硬漢嶺步道」,由硬漢嶺登山口進入後即有一條石階步道綿延而上,而且途中指標清楚,全長約1560公尺,整條步道的石階數量大約2,000~2,100之間;完善的步道規畫即便是傍晚、清晨、夜間登山,亦有照明路燈為山友提供照明,腳程稍慢的山友約莫90分鐘就可往返。
  當登頂硬漢嶺主峰時,面對大屯主峰,往左下方看,可以看到淡水河出海口與台北港,往右下方看,可以看到關渡平原與關渡大橋,"不禁讓人會有「登泰山而小天下」的 讚嘆。

硬漢嶺圖片來源: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觀光資訊網

 

蘆洲地區的保生大帝信仰(回頁首) 
  作者: 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李振嘉(蘆洲水湳角大旗尾)

 

  新北市蘆洲區成功路上,有著蘆洲第一座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-保和宮,附近有蘆洲第一座佛寺湧蓮寺,當地是蘆洲早期居民宗教信仰的寄託,因為在成功路上就有四座廟宇,分別為主祀保生大帝的保和宮、主祀觀世音菩蕯的湧蓮寺、主祀延平郡王鄭成功的懋德宮及供奉因戰亂、械鬥以及不幸因貧病過世之死者亡魂的文武大眾廟。本篇來講述保和宮的保生大帝信仰。
  保生大帝本名吳夲,相傳為北宋閩南人士,出生與祖籍都在福建泉州,一直是閩南地區所崇敬的神明,主管醫療;在台灣與大陸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,有的廟宇會有讓信眾抽藥籤的習俗,因為在古代醫療不發達,病患及家屬常會到廟裡祈求藥方,或是藉由降乩扶輦,或是藉由抽藥籤,有部份藥籤是廟方透過中醫師收集驗方並經神前擲筊後,才編為廟內藥籤,有學者研究部份為保生大帝羽化升天前所遺留的藥方,其它為後世研究
  不過並未聽聞保和宮內有藥籤可供抽取,推測主要原因是保和宮興建於日本明治43年(西元1910年),當時日本政府在台灣已有完善的公醫制度,所以很可能在官方禁止下,廟宇沒有提供藥籤治病的服務。
  蘆洲保和宮的保生大帝,原係由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兌山李氏家族遷台時,由同安縣白礁慈濟宮祖廟的保生大帝分靈而來、連同迎請中壇元帥及虎爺渡海來台並建一草寮做為廟宇,以保平安;李氏先祖陸續在清康熙、雍正與乾隆年間,陸續來台開墾後,家族分居各地,並非全聚蘆洲,在保和宮未建廟時,主要前往大龍峒保安宮參加祭祀,後來在清咸豐及同治年間,由李氏族人七角頭的商議為分靈來台保生大帝建廟,不過李氏族人歷經百餘年的經營,後代人口漸多,原購約二萬一千坪寺廟建地,經討論後,決議應先營建供奉共同信仰,也就是觀世音菩蕯的湧蓮寺為主;再建所謂的家廟(也就是保和宮),在會議共識之後,李氏族長賣掉大部份建地,先與鄉民合資建立湧蓮寺,後建保和宮,因此遲至日治時期的1910年由李氏族人集資向日本政府申請建廟,並以「保和宮」命名之;因為當時蘆洲又稱為「和尚洲」,取和為中間字。
  建廟經費由李氏族人七角頭分擔,分別是樓仔厝角、水湳角、溪墘角、土地公厝角、三重埔角、八里角、社子的崙仔頂角共同負擔,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是保生大帝誕辰,一年由一個角頭負責祭祀,七年輪一次,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是保生大帝的誕辰,在民國106年由水湳角李氏族人承擔祭祀,今年(民國107年)將由溪墘角承擔。

  由於早年日本政府對台灣的皇民化運動,初步在日治初期就開始了,對台灣傳統信仰略有掣肘,建廟遲至日本明治43年(西元1910年)才申請成功,但李氏族人不以建廟為由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請,而是虛設一位人物「李保和」,將廟產登記在李保和名下,成為李保和此人的私產。
  目前保和宮大殿需重新整修,原供奉在正殿的神明均移到廟外的暫建一臨時行宮;亦正在進行籌款動工作業,待工程完工之後,保生大帝與正殿眾神將請回正殿接受供奉。
圖片來源:上圖來自蘆洲志P559圖10-2-5保和宮正殿保生大帝尊像
     中圖來自蘆洲志P559圖10-2-4蘆洲市保和宮江坤峰攝影
     下圖來自蘆洲志P561圖10-2-6民國60年保和宮舊貌

 

山腳街坊電子報第5期

107年3月31日

我要訂閱